关于城市雕塑的审美问题,这几年来,一直是文化媒体和社会公众关心的话题。是应从纯艺术的角度看待雕塑,还是更多要考虑它涉及的社会伦理和人们的心理?它们会给社会大众带来哪些影响?这些文化的、艺术的、道德的问题,需要人们进行更多的思考。
近日,位于北京王府井商圈的一个少年半裸雕塑,因“尺度过大”引发争议。这座少年半裸雕塑身体呈黄色,双眼紧闭,打着哈欠;上身穿着绿色西装,打着红色领带;而下半身除了一双绿色的皮鞋什么都没有穿。在这座半裸雕塑基座写有对其的介绍。这个雕塑名为《今天还有要事2》,由艺术家姚古才创作。在作品介绍中,这位艺术家写道,自己创作该雕塑,“希望不仅能释放自己的紧张、压抑感,也能为别人带来一丝轻松感”。
无独有偶,在北京常营某购物中心楼下,也有四组穿着较为暴露的雕塑,其中既有妈妈扶着蹒跚学步的孩子,也有穿着简单、胸部呼之欲出、做出展翅动作的年轻女孩。而这些雕塑并没有任何作者信息和文字立意说明,引发网友热议……
关于城市雕塑的审美问题,这几年来,一直是文化媒体和社会公众关心的一个话题。前两年,有媒体曾搞了“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”活动,希望以此能引起大众对城市雕塑艺术的关注。
而且,一个地方或某一个城市,创作了一些雕塑艺术作品,它们是审美的还是审丑的,是应从纯艺术的角度看待雕塑还是它涉及的社会伦理和人们的心理,它们会给社会大众带来哪些影响……这些文化的、艺术的、道德的问题,总会引发一些不同的争议。
不过,在这样的看法和感受的分歧中,给我的启发就是,在城市生活空间布置城市雕塑作品,这不是某一个雕塑艺术家的个人的审美行为和艺术趣味,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组织的文化或者其他行为,而是应该考虑到这种文化行为对城市生活环境、文化环境的影响,给社会受众在心理上、道德上、审美上、情感上带来哪些影响,是被他们所接受,还是让大众斥之为是艺术的恶搞、文化的颠覆,流于低俗。
这也使笔者想到一些西方国家对待雕塑艺术的做法。一般公共空间放置的雕塑作品,还是以唯美为主的,重视雕塑的审美品位,并且要考虑到这样的艺术作品是否受到城市大众的欢迎,是否达成了与城市公共环境空间协调一致的风格。
我们一般是把城市雕塑,看作是现代城市的“公共艺术”、“景观雕塑”、“环境雕塑”。这告诉我们,城市雕塑是作为“景观”、作为“艺术”,出现在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的。其重要审美作用就是,体现城市的文明,城市的艺术气息,更是让人们在生活的城市中能够发现美感,感受到艺术的熏陶,带给人们美的倾诉,传达其内在的至真至纯的思想,符合人类最彻底、最核心、最本真的人文精神。
这不由得使我想到当下城市文化建设。如今,一些地方的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很快,但是,急功近利的心态,导致了这种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了“城市病”,这表现在城市雕塑的创作中,出现了一些恶俗、低俗、垃圾式的东西,比如被人们斥为丑陋雕塑的“子怡裸浴”、“昆明大观园"裸女"”、“桂林"扶老"”等。这种城市建设中的“恶俗”、“低俗”的文化趣味,不仅损害了我们的城市文化建设,更损害了城市的雕塑文化的价值与作用。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大众对那些只为“博眼球”的雕塑,多是持批评否定的文化态度的原因。
因此,我们说,在一个城市文化建设中,雕塑艺术的创作应该是协作的产物,它不单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,它代表了社会、大众等多方的立场,而任何一方的艺术立场或审美趣味,如果产生偏差,结果都可能会事与愿违。所以,我们真正呼吁的,是一个健康的、审美的原则,当协作方的立场、价值观和创造这个公共雕塑的动机等,都是健康、良性的,才有可能产生一个和谐美感的城市雕塑作品。
记得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:“人们是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,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。”这样的城市,是没有丑陋的东西存在的,这城市的美好,是由它本身的文化、艺术底蕴所散发的,也是由构建这个城市方方面面的细节所组成的。